矿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机能至关重要,是老生常谈的话题。比如钙和铁的补充,明明大家每天吃的都差不多,营养也“丰富”,但有时身体仍会显示出缺乏某些关键矿物质的迹象。
因此了解这些矿物质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补充它们,对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十分必要。
钙
怎么判断缺钙了?
如果你经常感到肌肉抽搐或痉挛,尤其是夜间腿部抽筋,这可能是缺钙的迹象,此外,如果你有骨痛、牙齿松动也应该考虑是钙摄入不足。
那么在知道自己缺钙后日常饮食中要如何补充呢?
首先牛奶是补充钙质的最佳食物之一,每100毫升牛奶可提供约100-110毫克的钙,建议每天喝300毫升牛奶。
其次是豆腐、豆干等豆制品中不仅富含钙,还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大豆异黄酮,有助于骨骼健康,建议每天摄入150克左右豆制品
绿叶蔬菜中比如菠菜、羽衣甘蓝、西兰花等也含有丰富的钙质,并且富含纤维和抗氧化剂,建议每天200克。另外日常中我们可以吃一些杏仁芝麻等富含钙的坚果,30克左右即可。以及带骨的小鱼小虾,这些食物不仅钙含量高,而且易于人体吸收。
铁
怎么判断自己缺铁?
如果你经常感到疲劳无力,即使休息充足也难以恢复精力,
或者发现自己的皮肤变得苍白,这可能表明你缺铁。
补充建议:
通过饮食安全有效地补充铁元素,首先应选择富含铁的食物。
动物性食品是补铁的首选,如瘦肉、动物内脏(肝、肾、肚、心等)、血制品(猪血、鸭血等)以及海产品(蛏子等)。这些食物中的铁元素易于人体吸收利用。
植物性食物也含有丰富的铁元素,如豆类食品、紫菜、海带、芝麻和各种绿叶蔬菜。
然而,植物性铁元素的吸收率相对较低,可能需要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来提高吸收率。
此外,日常饮食中应合理搭配,荤素结合,以确保足够的铁摄入和吸收。例如,可以在食用富含铁的肉类时,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,如柑橘类水果、草莓、西红柿等,以促进铁的吸收。
如果仅通过食物难以补充足够的铁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铁剂。但需注意,补铁应遵循医嘱,避免过量摄入导致副作用。
总之,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,选择富含铁元素的食物,并注意食物搭配,可以安全有效地补充铁元素。
锌
如何判断自己缺锌:
如果你发现自己对食物的味道不再敏感,小伤口长时间不愈合,或者频繁感冒,这可能是缺锌的表现。
观察是否有皮肤问题如痤疮、皮疹,儿童生长发育是否迟缓。
补充建议:
增加肉类(牛肉、猪肉、鸡肉)、海鲜(尤其是牡蛎)、坚果和种子(南瓜籽、芝麻)、豆类和全谷物的摄入量,通过合理搭配这些食物,可以有效补充体内所需的锌元素,从而提升免疫力和促进健康。
镁
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缺镁?
如果你经常感到肌肉抽搐和痉挛,尤其是在夜间,这可能是缺镁的症状。另外缺镁会引起焦虑,抑郁,失眠,高血压。
补充建议:
增加绿叶蔬菜(菠菜、羽衣甘蓝)、坚果(杏仁、腰果)、种子(南瓜籽、葵花籽)、全谷物产品(糙米、燕麦)和豆类(黑豆、红豆)的摄入量。
发表评论
发表评论: